离婚协议是离婚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一种约定,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方面,协议所约定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债权产生影响,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离婚协议的内容及债权的性质进行判断。
首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当依法进行财产分割。在财产分割中,夫妻共同债务可以通过离婚协议进行约定。在离婚协议中对夫妻共同债务作出约定后,双方需认真履行约定,如有一方未能按约定履行,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其次,离婚协议只能对双方约定的财产和债务产生约束力,对未约定的债权无效。如果一方离婚前本已欠下债务,离婚协议仅能约定该债务由哪一方承担,但无法改变债权人对该债务的权利要求。因此,债权人仍可依据自己的权益向债务人索要应付的款项。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所约定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债权。但是需要注意,协议只作用于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对债权人的权利要求没有影响。因此,在制定离婚协议之前,需要对各自的债务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后续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