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严重干扰了公共财政秩序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涉及到数额的大小和犯罪情节的严重性。
首先,针对数额大小。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在2万元以上,那么就构成了挪用公款罪。而根据我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犯罪数额越大,判罚就越重。因此,如果挪用公款数额为2万元的话,那么相应的刑罚就会比较轻,而若涉及数额更大,则判罚相应也会更高。
其次,针对犯罪情节的严重性。即便挪用的公款数额不高,当犯罪情节轻重不同也会对刑罚的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挪用公款的人员是公职人员或者是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下,那么就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打击。
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犯罪活动会面临不同的刑罚程度,轻则可能面临罚款或者行政处罚,重者则可能面临监禁刑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守法守则,正确使用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