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用于农户居住和生产使用的土地,是农民必不可少的资源。目前我国宅基地政策还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但是每个农户所拥有宅基地的面积是有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每个农户的宅基地面积应该控制在不超过0.1公顷,也就是1000平方米以内。此外,每个农户都有且仅有一个宅基地。宅基地的使用范围为住宅、附属建筑物、家庭果园、养殖、种植等农业生产。而宅基地的使用方式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转让、出租或转让给非法人组织。
所以,每个农村宅基地的每人口多少平方,应该根据每个农户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和家庭人口数作出合理的判断。如果一个农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家庭人口为4人,那么每人口分配到的宅基地面积就是125平方米。如果一个农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家庭人口为6人,那么每人口分配到的宅基地面积就是133.3平方米。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宅基地面积应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调整,不能简单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比如,有的农户家庭成员较多,但是只在宅基地上居住,不从事农业生产,此时可以适当减少每人口分配到的宅基地面积;有的农户家庭成员较少,但是从事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宅基地面积,此时可以适当增加每人口分配到的宅基地面积。因此,合理分配农村宅基地面积不仅需要依据家庭人口数,还需要考虑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当地土地政策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