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协议中,一般会包括夫妻双方财产的分配问题。如果双方拥有共同财产,比如房屋、车辆、银行存款等,离婚后双方需要协商如何分配这些财产。
如果双方能够在离婚协议中达成共识,并且法院也认可这份协议,那么各自的财产归属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此时双方对共同财产的所有权关系就会发生改变,一些共同所有的财产可能会被划归给其中一方,而另一方则需要获得更多的赔偿。
但是有时双方不同意如何分配共同财产,这时就需要法院介入来裁定共同财产的归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根据离婚协议和当事人的申请,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判决,比如财产的性质、时效、分配方案是否公平合理等因素。
不过,即使双方已经达成离婚协议并且已经进行了共同财产的分配,还有可能存在未被发现或未计入共同财产的财产或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发现并提出财产分配的要求,对方都需要进行合理的答复和处理。
总之,在离婚协议中,共同财产的所有权关系将会发生改变。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并且法院也认可这份协议,那么各自的财产归属问题就得到解决。而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则需要法院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