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国家允许农民在自己的农田上建房、修建住房的土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被认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农民在拥有宅基地后,却发现自己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土地,或者需要用到现金,因此想出售宅基地,那么卖掉宅基地会有哪些问题呢?
目前,由于宅基地存在土地流转限制,所以在更改宅基地用途、出售宅基地等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难度。具体问题如下:
1. 宅基地出售的法律问题。农民在拥有宅基地时,所有权属于农民但使用权只有农民自己。如果卖掉的话,需要按照土地流转有关法规办理,否则会面临法律纠纷。
2. 宅基地出售的经济问题。宅基地的价格不像房子那样随时都能涨,也非常受限,如每平方米的价格只能少于田地市场的1/3,所以出售后的回报率可能不太高。
3. 宅基地出售后的社会问题。宅基地一旦被卖掉,农民失去了这个农村生存的资本之一,如果丧失了宅基地,就有可能难以在农村生活,也可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受到农村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影响。
总体来说,农村宅基地卖掉后问题大,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还会对农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地位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农民在卖掉宅基地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后果和利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