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一直在进行中,而且在2018年之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首先,在农村宅基地确权方面,我国自1998年开始,就陆续出台了《城乡居民住宅区规划管理条例》、《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规,以确保农民的宅基地权益不受侵犯。后来,2014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农村宅基地使用证管理办法》,明确了宅基地使用证的颁发和管理规定,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
其次,在2018年之后,农村宅基地确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完善宅基地登记过程,保障农民宅基地的合法权益。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经完成了近100%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为农民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宅基地确权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宅基地登记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公平现象,导致一些农民的宅基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各地还需要继续完善宅基地登记机制,减少政策执行中的漏洞和问题,确保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得到实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