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份离婚协议如果不做任何特殊规定,通常会在两年内失效。这意味着,在离婚协议生效后两年内,如果双方没有实际履行协议,则协议将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离婚协议中所规定的内容已经执行,则该规定不会失效。例如,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好了财产分割方案并且已经执行完毕,那么这部分协议不会失效。另外,如果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自己的法律关系及其他法律义务,那么这部分内容也是不会失效的。
同时,离婚协议的失效也并不意味着协议中的规定全部失效。如果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并获得判决,那么协议中与该诉讼案件有关的规定将在判决力生效后失效,而其他规定则继续有效。
总之,离婚协议的失效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的,如果双方都已履行协议,则该协议在两年后也会变成形同虚设。但如果双方中有一方未能履行协议,则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协议的具体规定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