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开始前签订的协议,规定了双方婚姻期间各自的财产权益。婚前财产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离婚后产生的财产纠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婚前财产协议并不是万无一失,也有可能在离婚后被取消或无效。
首先,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合法有效才能被执行。如果婚前财产协议中的条款违反了法律规定或涉及到公序良俗等禁止性条款,这个协议就是无效的。
其次,婚前财产协议只能限制一些特定的财产权利。例如,协议中规定的共同财产的份额等,但对于双方在结婚后产生的财产,如共同购买的房屋、存款等产权还需再次协商。
再次,婚前财产协议的执行可能会受到改变的影响。例如,夫妻在协议生效前并未把所有财产全部公布,这种情况下协议的效力就可能出现变化。
因此,根据以上因素,婚前财产协议在离婚后是否能够分到财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执行婚前财产协议中,首先要考虑协议是不是合法的,其次要考虑第一次协议内容是否完整详细,尤其是关于财产分配的规定是否明确。如果婚前财产协议的执行被取消或无效,离婚时判决的产权分配将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