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转为个人财物或挪作他用。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挪用公款是对社会公正和法律公信力的极大损害。因此,挪用公款均会被国家法律严厉打击,其刑罚也是惩罚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量不同,其刑罚也会发生变化。当金额在10万元以下时,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数量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时,可判处5年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在100万元以上时,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95万元,就算情节不是很严重,也应该被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际上,挪用公款导致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法律在惩罚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时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除了判刑之外,挪用公款的人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并被追回相关的挪用资金。这对于政府和公众对这种行为的惩罚和警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提醒广大公众要加强对自己利益和权利的维护和管理,以免成为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