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依法依规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中选定的土地上建房、安家的一种农村土地使用方式。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农村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产。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宅基地房屋可能出现垮塌等问题,如何进行赔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宅基地房屋垮塌是因为建造不符合规定造成的,那么承担赔偿责任的就是房屋所有者自己。如果是因为建造的不规范以及房屋老化等原因造成的,则应由属地政府进行赔偿。
其次,对于已经垮塌的房屋,应由当地政府及时进行查处,并组织专业机构对垮塌原因进行调查和鉴定。对于属于政府责任的垮塌事件,政府应当及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转让、出租或者抵押给其他人。如果房屋垮塌造成了经济损失,政府进行的赔偿只能针对实际损失进行,而不能包括个人的非经济性损失。
总之,对于农村宅基地房屋垮塌事件,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房屋所有者共同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在赔偿问题上,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尽量避免个人和政府责任的混淆与扯皮,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