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学生挪用了公款,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小学生挪用公款的行为仍然是违法行为,需要进行处理。下面介绍一下处理的手续:
1. 通知家长或监护人
如果小学生挪用公款的行为被发现,学校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并告知他们相关情况。
2. 调查取证
有关部门应当对小学生挪用公款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查明事实,搞清责任。
3. 进行惩罚
如果调查证实小学生挪用了公款,那么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比如,可以批评教育、限制活动、责令归还挪用的公款等。
4. 协商解决
如果小学生挪用公款的金额不大,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由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小学生自行归还挪用的公款,并对其进行教育。
5. 考虑引导
在对小学生进行处罚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其认识自己的错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避免再次犯错。
总之,处理小学生挪用公款的手续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家长或监护人以及小学生本人共同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