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宅基地条例》,宅基地是具有农村居民住房和经济条件的基本生活用地,居住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自然村户籍人口和经依法落实的农村常住人口。宅基地的使用权归宅基地居民,不得转让、抵押、出租。但是,宅基地上的住房可以出售。
也就是说,宅基地本身是不能买卖的,只有宅基地上的住房可以出售。这样一来,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实际上是分离的。在宅基地在居住权、经营权已经落实的情况下,想要流转宅基地上的房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规划管理要求,不影响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宅基地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出售自己的房屋,并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交易;
3. 宅基地上的房屋和土地的协议出售须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并申请验收备案;
4. 买受人应当具备合法的居住资格,同时,应当符合宅基地上住房的用途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出售时,必须得到乡镇政府的认可和备案,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正规的出售程序。同时,人们购买与出售宅基地上的房屋一定要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避免隐瞒出售房屋的情况,从而避免遭受房屋归还的风险。
总而言之,目前宅基地的使用权是不能买卖的,但宅基地上的住房可以出售。但这种出售是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包括乡镇政府的认可和备案等程序。因此,建议在进行宅基地上房屋的买卖时,一定要了解法律法规,并找到可靠的渠道进行交易,以避免出现纠纷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