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撤回程序是指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宅基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不符合农村宅基地承包、流转、转让和使用等相关规定的宅基地,实行撤回程序,使其重新归为集体所有,以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维护农村土地资源的合法利益。
农村宅基地撤回程序是土地管理部门经过组织考核、吸纳群众意见和明确法律事实基础等一系列程序,依法对涉及违法、违规的农村宅基地进行撤回,以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
农村宅基地撤回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宅基地调查核实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宅基地违法或者违规问题,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勘察、调查核实,采取现场核实、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梳理涉及宅基地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当场出具调查报告。
2. 如实征求意见:在调查核实结束后,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如实征求有关利益方的意见,听取农民群众、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 物归集体程序:如果经查证,宅基地确实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土地管理部门将按照规定实行撤回程序,对宅基地实行“物归集体”,使其重新纳入集体土地所有权。
4. 相关处理:对于涉及宅基地的相关问题的处理和补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实际情况,采取合法的补偿措施,妥善处理纠纷。
总之,农村宅基地撤回程序是土地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宅基地进行撤回,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实现“人无房不养,地无主不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