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私自使用、转移、挪威或侵吞公款,涉及的金额较大,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挪用公款属于犯罪行为,其罪行与性质、情节、后果和危害等都有很大关系,因此判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刑。
如果挪用公款涉及的金额比较小,而且没有造成较大的损失,一般会被依法从轻处罚。如情节较轻,可以判处拘役,金额较低者可处以警告或者罚款等处罚。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但情节较轻,刑期可能会在一年以内,严重者可处以3到7年的有期徒刑。
如果挪用公款涉及到的金额非常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必须受到严惩,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对于严重挪用公款犯罪的打击非常严厉。对于挪用公款超过5亿元以上的犯罪行为,相关的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20年以上的刑罚,情节极其恶劣的,甚至可能会被依法判处死刑。
总之,挪用公款犯罪是极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所涉及的金额、情节、后果和危害等都必须要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量刑。对于犯罪分子而言,不能够以身试法,否则将会面临极严厉的处罚,同时也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