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协议的书面文件,用于规定双方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老人等事项。离婚协议书在法律上是具有一定的效力的,但是需要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析。
对于自愿离婚的夫妻,在协议双方均认可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协议书中涉及到损害当事人利益、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况的,协议书就无法成立。
对于强制离婚的情况,即夫妻一方通过法院起诉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书具有有限的效力。如果双方在离婚诉讼中达成离婚协议,并在法院确认后签署协议书,则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书仅对协议双方具有效力,不能影响第三人的权利和利益。如果离婚协议书中涉及到第三人的权益,需要得到第三人的同意或者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使协议书生效。
总之,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前提是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并且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书前,双方须认真考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协议书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