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犯罪者在职务上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者利用职务关系,将公款占为己有或者非法使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其严重的后果也会损害国家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家对挪用公款的行为是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挪用了公款十几万,他将面临怎样的判罚呢?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挪用公款的数额决定了罪行的轻重。如果被挪用的公款超过10万元以上,那么犯罪者将会被定罪为大额挪用公款罪,其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被挪用的公款没有超过10万元,那么犯罪者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罚。
此外,在判定刑期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被挪用的公款的性质、用途以及犯罪者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判罚的轻重。如果被挪用的公款是用于捐款或者慈善事业,而犯罪者后来积极赔偿并认罪态度良好,那么可能会减轻犯罪者的判罚。反之,如果被挪用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动或者个人贪污,而犯罪者态度不好,那么判罚将会相对严厉。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除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守法用公款,维护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