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市里,拆迁已经是常态化的现象。很多拆迁协议中规定了原居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或者房屋置换的权益。那么拆迁协议房屋能否购买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首先,根据《物权法》,土地、房屋和其它不动产分别属于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和其它不动产所有权,所有权人有权支配、使用和收益这些不动产,也有权处分它们。因此,如果原居民在拆迁协议中已经与拆迁单位签订了相关的合同,将原房屋所有权转移给了拆迁单位,那么拆迁单位就有权利出售这些房屋。
其次,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拆迁可以采取征收、协议转让等方式实施。如果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那么业主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就要确认自己是否同意产权将房屋转移拆迁单位,同时确定了房屋的处置方式。如果在协议中已经明确房屋的处置方式为拆除,那么在拆迁完成后就不会有任何权利和权益在该房屋上。
最后,如果拆迁协议中规定了房屋可以售卖,那么购买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需要确保房屋已经符合了国家的安全、质量标准,并获得了相关的证明文件。其次,需要确认该房屋所有权是否已转移拆迁单位,并在购买合同中确保了相应的产权转移手续。
综上所述,如果拆迁协议中规定了房屋可以售卖,那么拆迁协议的房子是可以购买的。但是购买者需要注意确保相关法律规定的产权转移手续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房屋是否符合国家的安全、质量标准。同时,购买拆迁协议房子需要对风险有充分的清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