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仅是对公共财产的侵犯,更是对社会基本道德的漠视和侮辱。当一个人因为挪用公款被判刑时,除了遵守法律的惩罚外,还应该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所以,即使被判刑,仍需要还钱。
首先,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是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挪用公款仅仅是一种刑事犯罪。当然,也有的情况下,赔偿责任可以由违法行为的经济利益进行补偿,但是,这只是一种例外。通常情况下,赔偿责任是独立于刑事责任存在的。所以,在一些案件中,即使被判刑,也需要根据究竟造成了多少损失来进行民事赔偿。
其次,挪用公款涉及到公共财产的保护和维护,是对税款、政府资金等公共财产的盗窃行为。这种行为所受到的社会厌恶和谴责是非常严重的,因而需要挪用公款的罪犯予以民事赔偿,以全面保护公共财产的利益。
再次,民事赔偿还有利于挪用公款案件的教育和预防作用。挪用公款涉及到的虚报、骗取、侵占和贪污等行为,都是与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有关的。因此,在被迫承认罪行的同时,通过赔偿产生的经济损失,可以让肇事者真切地感受到挪用公款行为的为害性和危害性,从而达到提醒他人、警示后人的目的。
总之,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对公共财产和社会诚信的严重侵犯。一旦违反法规受到刑事追诉,就应当全面担负起民事赔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切实保护公共财产的利益,才能更好地防止挪用公款这样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