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后签订的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者请求赔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应当约定离婚后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赡养、探望等事项。如果一方不履行该约定,就会给对方留下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因此,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者请求赔偿。
其次,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就有可能违反了法律规定。例如,如果约定子女抚养、赡养等事项,但协议履行效果不佳,就可能涉嫌违反儿童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另一方履行协议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后,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也可能涉嫌违反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同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者赔偿相应的损失。
总之,如果离婚协议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不履行协议就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要慎重考虑,必须严格遵守协议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