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挪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集体所有的财物,贪污窃取公共资金。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对于犯罪行为,有时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犯罪的追诉时效为15年。也就是说,自犯罪事实发生之日起,公安机关有15年的时间去追究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12年内未被发现或者没有被起诉,时效会因为“逃避追究”和“未及时起诉”的原因而中断。也就是说,从中断时间点开始重新计算追诉时效。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犯罪被视为特别严重的情况,追诉时效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追诉时效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规定,但不能代表罪犯可以逍遥法外。无论犯罪时间多长,只要违法事实确实存在,公安机关都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例如行政或民事诉讼,实现打击犯罪、维护正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