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离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离婚协议书,在遵守《婚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行约定离婚后双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书面协议。尽管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但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协议仍然可能无效。以下是离婚协议无效的范围:
1. 私自达成协议: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单独签订离婚协议,或存在一方压制另一方同意的情况,此类离婚协议是无效的。
2. 违反法律法规:离婚协议约定的内容违反《婚姻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时,如未遵守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规定,离婚协议就会无效。
3. 对未来权利约定无效:离婚协议中约定对未来的财产权利或子女教育等权益约定无效,如约定离婚时一方不得携带子女迁居他地等。
4. 未达成真正协议:夫妻间尚未达成真正共识的离婚协议,如一方在签订协议时没有真正同意,只是为了不想再争执而达成的离婚协议。
5. 不公平对待: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另一方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导致一方受到不公平的损失。
总之,离婚协议的签订要遵循《婚姻法》的规定,双方需在签订协议时多加注意,如果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离婚协议就会无效。在家庭不和的情况下,离婚协议是维护双方权益的一种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合理的离婚协议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效力,必须合法有效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