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以自有或集体土地为基础,在公共资源保障的前提下,依法依规的取得配套建设房屋所用的土地。农村宅基地是为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居住需要而建设的土地,由于其基础地权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所以需受到相关规定的限制和保护。
为了保护农村宅基地,我国在法律上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依据《宅基地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必须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经过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并颁发土地使用证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只有持有法定证照的农村居民才能在宅基地上建房和居住,并且需要遵守规定的范围和限制。如果未经批准擅自霸占、占用或出售农村宅基地,将受到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
除了土地使用证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宅基地建设所必需的证照还包括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等。房产证是证明该房屋属于产权人所有的不动产权证书,它是建筑物使用权的证明。建筑许可证是指国家、地方为城市、农村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保护等行政管理活动制定的规章制度,建筑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循该制度程序和标准来取得的办理建筑该建筑的证照。
总之,农村宅基地证照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建设者必须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否则就会面临处罚或违法建设所引发的隐患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