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贪污罪,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而1万元的数额较为微小,不足以构成特别重大的贪污罪,所以一般情况下被判处三年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但需要注意的是,判决的刑罚还需要考虑到具体情节和证据,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情节比较严重,造成的危害较大,那么刑期就会相应增加。比如为了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情节更严重的情况,刑期会更长;同时如果挪用的公款是用于非法活动等更严重情节的行为,则刑期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对于挪用公款行为严重的公职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还可能受到行政处分、党纪处分和法律惩处同时进行的综合惩处。因此,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会对个人声誉和职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严守纪律,不得以个人私利挪用公款,保护公共财产和社会伦理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