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政府和民间在拆迁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协议性的协议,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补偿和协调和解决纠纷。拆迁协议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后,即可达成协议,然后签订拆迁协议书,以此约定拆迁的具体条件和赔偿标准,包括拆迁房屋的价值、拆迁赔偿费用、搬迁、安置等内容。
从法律角度来看,就算是达成了拆迁协议,其实并没有得到法律的必要认可,因此,如果双方在拆迁协议上存在纠纷,或是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那么就只能通过起诉法院来解决。
如果一方不履行拆迁协议,那么对方可以选择提起诉讼,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法院依法裁决其履行拆迁协议。法院会根据协议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仲裁,并按照判决书上的法律规定来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协议的法律地位比不上法律规章,准谁规则,如不合规要获得法律地位,拆迁协议必须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不能超越法律规定范围,否则协议就会被判无效。另外,拆迁协议必须符合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否则也会失去对于法律执法的保障。
总之,拆迁协议在解决民间拆迁问题上,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较多争议。在签署拆迁协议时,居民应该务必认真阅读和理解协议内容,了解其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双方也应该遵守协议民俗,履行协议中的各项内容,以实现协议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