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自建住房所需要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的财产和家庭利益的体现。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是国家保护的合法财产,不得侵犯,不得非法占有、非法侵占或者非法拆迁。因此,单位收购农村宅基地是否合法,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宅基地所有权属于农村居民,单位收购宅基地必须经过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并签订相应的协议或合同。宅基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售或转让宅基地来增加收入或改变原先的用途。但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把宅基地转让给非农村户籍人员或用于非农业、非居住建设。
其次,单位收购宅基地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即需要办理宅基地转让手续和土地使用证书等相关证件,才能合法使用宅基地。如果单位没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书和相关证件,那么就是非法占有和使用宅基地,应受到法律制裁。
最后,单位收购宅基地需要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需要依法纳税。在宅基地的出售和转让过程中,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和税款,包括土地出让金、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否则就是非法侵占宅基地或逃税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单位收购农村宅基地是合法的,但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获得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和证件,缴纳相关税费和税款。单位在收购宅基地时,需要合法合规、规范经营,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保障宅基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宅基地的合法地位和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