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割是离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离婚后的家庭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共同财产原则,即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应在离婚后平分或按一定比例分配;
2. 分割公平原则,即根据离婚前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的财产状况、贡献程度、抚养子女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比例分割;
3. 异议申报制度原则,即在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任何一方均有权就分割方案提出异议,并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调解或诉讼解决。
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割应包括夫妻共有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债务等方面,具体分割方式如下:
1. 夫妻共有财产:包括夫妻双方共同投资的房产、车辆、存款、投资产品等,应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每种财产评估价值,再按照分割比例进行分配。
2. 夫妻个人财产:包括离婚前各自拥有的房产、车辆、存款、珠宝等,应根据个人名下的财产证明进行分割。
3. 债务分割:夫妻在婚姻期间负担的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清偿,离婚后应清楚该债务的来源和数额,再进行分割。
如果在财产分割过程中,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专业律师或公证处的协助,在司法机关的调解下达成达成和解协议或判决。总之,在制定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方案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