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未成年人即便年满18周岁,也仍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和经济能力,因此在法律上仍被视为无行为能力人。然而,虽然未成年人无法完全自主选择生活方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权利。
在抚养权的问题上,未成年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争取抚养权的改变。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受父母虐待或遭受亲属不当对待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在不满14岁时由监护人代为提起诉讼。如果年满14岁但未满18岁,未成年人需要获得监护人或指定的辩护人的帮助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未成年人需要提供多种证明,证明自己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比如提供与诉讼事项相关的证据、证明自己可以独立生活的证明等等。此外,未成年人还需要证明自己的诉求是合理和有根据的,并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实践。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要求抚养权的诉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诉讼期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如果未成年人能够证明自己的请求是真实、合理和有根据的,并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实践,法院也会对其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