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协议拆迁是指政府与土地使用者或房屋所有者签订协议,将其土地或房屋征收后,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拆迁。但是,在实践中,有些拆迁行为却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列举几条:
1.违反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条例
根据《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条例》规定,在征收有住房拆迁的地区,房屋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依法获得经济补偿,并得到相应的安置。同时,政府还应当为被拆迁者提供工作机会、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服务,减少其经济和生活上的损失。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在拆迁时只考虑了算术平均法、单价标准,并非按照实际需要给予被拆迁者适当的补偿和安置,这就违反了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条例。
2.侵害居民财产权和生存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居民有拥有、处置和继承财产的权利,但在拆迁过程中,很多政府部门未能按照法律规定经过公平程序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导致被拆迁人的财产权利受到了侵害,甚至有时会造成被拆迁人失去以上权利后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3.强制拆迁
根据《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拆迁应当依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拆迁并不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政府通过强制手段实施拆迁,经常出现使用暴力、非法拘留和损毁财产等违法行为,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
综上所述,土地法协议拆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广大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也有悖社会公正合理。因此,政府在进行土地法协议拆迁时,必须要依法依规进行,尊重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违规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