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职务上或职业上,利用自己的职务或职业便利,将公款据为己有或者用于非法目的,情节重大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和受贿罪的一种,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情节较重的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罚。如果数额较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十年以上至死刑的刑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挪用公款案件的量刑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首先,被定罪的案件所涉及的财产数额是刑事判决量刑的主要因素之一,数额较大者将获得更严厉的惩罚。其次,案件的性质、情节等因素也会影响判刑结果。如果被告人有主动认罪、赔偿、积极悔过等情况,这也可能起到缓刑、减轻刑期的作用。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成本高昂,因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妄图从中牟取私利,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