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宠物已经被法律明确地赋予了一定的法律地位,被认为是“家庭成员”,宠物抚养权纠纷也成为了司法部门必须处理的法律问题。其实,就算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宠物经常会成为一段感情关系的争执点,尤其在分手后,争夺狗狗的抚养权也十分常见。
在我国国内,虽然宠物法律地位还没有得到明确,但是在2018年12月1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三)》中,明确规定:“离婚时,对夫妻共同饲养的宠物可以按照照顾宠物的实际情况,由一方或者双方协议确定归属”。这说明在我国,夫妻离婚时,决定宠物抚养权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可以由一方或双方协商来决定。
然而,在没有共同的协议的情况下,如果因为争夺狗狗抚养权,而导致对方的财产、人身安全受到损害,就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比如,在一次宠物抚养权纠纷中,一女子因为分手后男友不肯把狗狗交给她而将其殴打,结果,该女子被法院判决罚款400元,并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也给了她的前男友独立宠物抚养权。
综上所述,虽然宠物法律地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明确,但是在夫妻离婚中,按照实际情况由一方或双方协议确定归属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要注意,争夺狗狗抚养权不能采取过激手段或违法行为,如殴打、偷盗等,否则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给自己和对方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