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过程中达成的协议金额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协议金额涉嫌违法或不合法,那么就可能会被追究责任,导致失效。
首先,如果离婚协议金额存在明显的不合法、违法情况,比如双方的财产分配明显不公,赡养费用过高等等,那么协议金额就可能被视为违法失效。
其次,如果协议金额是在一侧强迫、威胁、欺诈等情况下达成的,导致对方在不公正的情况下同意了分配方案,那么协议金额也可能被视为无效。
此外,如果某个协议金额在协议签署之后,出现了比较重大的变化,相关双方可以根据协议条款重新谈判,达成新的协议,并通知原协议不再有效。
总体来说,离婚协议金额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在签署协议时,必须注意协议内容是否合法、公正、平等,并且双方协商的结果必须得到法律认可。如果有不合法、不公正、不平等等情况,需要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