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我国农村居民集体土地中分配给农村居民家庭建房居住的土地,是农民持有的非市场性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的面积是按照农村居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村组的自然村界限界定的,其面积一般包括自住房所需的土地面积、附近的花园面积和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面积等。宅基地面积的大小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乡村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但一般都不会太小。
在我国,宅基地面积的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是宅基地面积一般不会小于120平方米,大的可以达到500平方米或更多。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经济、社会条件落后的偏远山区、荒漠、沙漠等地区,宅基地面积可以适当扩大。
在宅基地的使用上,一般要遵守以下规定:
1.住房与其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一般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50%。
2.住房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一般应根据当地的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予以控制,不得超过地区的规定标准。
3.不得违反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标准,不得影响耕地、水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使用宅基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规定,不要违法建房,保证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