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工作职责,侵吞、挪用、私分或者扰乱单位资金收支秩序,具体行为包括账外核销、套取购买、个人支取、虚假报账等行为。挪用公款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金融秩序,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同地区的规定略有不同,但一般而言,挪用公款多少钱派出所立案的标准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对于涉及的数额不大的案件,公安机关可能会对其行政拘留或罚款;对于涉及数额较大或情节较严重的挪用公款案件,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并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例如,在湖南何姓干部挪用30万元公款案中,公安机关立即立案调查,后经审查起诉,最终被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辽宁孟某挪用370万元公款案中,公安机关也展开了侦查,后将其移交给检察机关,最终因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公安机关对于涉及的数额不小的挪用公款案件会立案侦查,并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对于涉及数额不大的案件,公安机关可能会对其行政拘留或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