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离婚时达成的合意协议,其中包括夫妻双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权等方面的约定。在法律上,离婚协议是经过合法程序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效力。因此,离婚协议对夫妻双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对于债权人来说,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有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首先,对于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婚姻债务,比如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所产生的债务,离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有效力的。如果离婚协议中夫妻一方同意承担某笔债务,则该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追讨债务。
其次,对于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债权人可以根据分割协议向离婚伴侣追讨其欠款。但是,在讨债时需要根据分割协议的具体约定以及当事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判断,通过诉讼程序确立债权人的优先顺序和优先受偿权。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在进行讨债时需要将其债权提出,否则离婚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同时,如果离婚协议的内容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或者违背公共利益或社会道德,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撤销离婚协议中的相关约定。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对债权人的有效力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对于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婚姻债务和共同财产分割,离婚协议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但是对于债权人来说需要进行诉讼程序来确立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因此,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应该合理规划财产,并且在离婚后要认真履行协议约定,以避免债务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