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离婚过程中必须准备的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离婚原因、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具体内容。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后,离婚程序就算完成了,但是具体放人的时间,则需要根据离婚协议的具体内容来决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放人的具体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放人的时间通常需要等待一定的法定期限。在以前的法律中,比如《婚姻法》,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后,需要经过30天的等待期才能办理离婚手续,这也就意味着,在30天之后才能正式放人。但是现在的《民法典》取消了等待期的规定,这意味着,当事人签署离婚协议之后,可以立即办理离婚手续,不再需要等待一定的法定期限。
虽然不再需要等待法定期限,但是放人的具体时间仍然需要根据离婚协议的具体内容来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产分割的具体情况
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财产分割的协议,需要在离婚协议生效之后,双方完成财产交割手续后才能放人。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财产分割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2. 子女抚养的具体情况
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子女抚养的协议,需要等待相关手续完成之后才能放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协议生效后,对于父母亲居住、抚养、探视等具体事项的约定必须得到居住地派出所检查合格;对于父母亲履行抚养义务、子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约定,需要完成相关证明手续。
3. 离婚协议的具体内容
如果离婚协议中包括一些特殊协议,如还款、分期付款、属地管辖等,就需要根据具体协议约定的时间来办理相关手续。
总之,放人的时间需要根据离婚协议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当离婚协议生效后才能确立放人的具体时间。同时,在放人之前需要确保离婚协议的相关手续已经完成,否则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