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离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离婚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文件,包括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所达成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赡养等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离婚协议书未经公证前是缺乏法律效力的,只有经过公证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是一种强化证明手段,公证员对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证明和认证,使协议书能够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公证让协议书的内容更加客观、真实,并且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实现法律约束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没有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它的法律效力相对较弱。如果离婚协议书未经公证就生效,当事人可能因此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包括无法获取相关法律保护、无法实现财产分割、没有有效证据等问题。因此,建议离婚协议书需要经过公证,这样方便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总之,离婚协议书未经公证不具备和经过公证的协议书相同的法律效力,在离婚过程中,建议当事人需要认真对待相关的法律规定,遵循法律程序,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