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抚养权争议时,主要涉及到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民法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到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对于父母离婚后的抚养问题,适用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儿童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的抚养权应由父母共同行使,父母离异后,由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或者其他有抚养费能力的人行使。父母一方死亡、监护、被剥夺或者丧失抚养能力的,由另一方行使。” 再如,婚姻法还指出,“子女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辈等家庭成员有相处的合理娱乐休息时间,不得离家远行或者跟随其他人员生活,父母或者其他抚养人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子女访问无不良影响的其他家庭成员。”
在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抚养权争议的诉讼程序和法院的审判要求有详细规定。例如,诉讼程序中,原告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具有行使抚养权的权利;而被告则需要提供有利于自己主张的证据,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此外,在判决抚养权争议案件时,法院也会考虑孩子的利益,以及不同父母的实际情况,征询专家意见等。
综上所述,抚养权争议需要根据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并在考虑孩子的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家庭的和谐,为未成年子女提供必要的抚养、教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