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拆迁方无法履行协议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拆迁方无力支付补偿款:一些拆迁方可能缺乏资金或遭受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无法支付补偿款。这种情况下,受影响的居民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多种途径,要求拆迁方尽快履行协议,并获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拆迁方恶意违约:一些拆迁方可能出于个人私利等原因,故意违约,拖延补偿时间,甚至不愿意支付补偿款。这种情况下,受影响的居民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帮助。一旦情况严重,受影响的居民可通过司法途径,将恶意违约的拆迁方诉至法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拆迁方未按时完成工程建设:有时候,拆迁方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这种情况下,受影响的居民应该及时与拆迁方协商,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并要求拆迁方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如果情况严重,受影响的居民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拆迁方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并赔偿自己因此造成的损失。
总之,当拆迁方无法履行协议时,受影响的居民应该及时与拆迁方进行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他们也可以借助法律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