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使用公款进行个人或者单位利益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有关于挪用公款的相关条款,根据不同金额的不同判定情况不同。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万元以下,主要责任人只需承担行政刑事责任。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主要责任人就会面临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超过20万元的,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超过20万元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挪用公款2万元是一种犯罪行为,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维护公共利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一旦出现问题,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