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等事宜达成一致后签署的协议,是一种私人法律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并不代表离婚协议中涉及的其他财产处置都是有效的。
首先,离婚协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合法有效。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比如侵害了子女合法权益、协议内容不完整、违反公序良俗等,就可能被认为是无效无效或部分无效。
其次,离婚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如果一方被迫签署协议或是协议中的其他财产处置被强制要求,则该部分协议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最后,离婚协议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民事调解的范畴。如果离婚协议中的其他财产处置与公正、合理、平等的原则相悖,就有可能被当事人要求撤销。同时,如果离婚协议中的其他财产处置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红色线,比如影响国家安全、利益等,那么该协议就会被判定为无效。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的其他财产处置只有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离婚双方应该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并谨慎草拟协议,以避免私自达成协议后出现后续纠纷,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