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最初是由国家向农村居民提供的土地补偿与赠与政策,用于居住和生产,其性质为“宅基地”而非“商业地”。因此,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农村宅基地是不能自由买卖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通过转让宅基地上的房屋来间接达成宅基地的买卖。
然而,要注意到的是,这种做法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农村宅基地推广使用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出租、转让、抵押、赠与、继承(非直系血亲除外);宅基地上的房屋、设施等附着物的内部装修、使用权可以流转,归属权不能流转。”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仍然是国家所有,宅基地使用人只能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此外,如果违法转让宅基地,使用人不但会遭受宅基地收回的风险,而且还需要承担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罚款和处罚责任。因此,对于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流转,建议大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盲目追求财富而触犯法律。当然,如果对于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有需求,可以联系当地的宅基地管理机构,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