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按照婚姻法规定,孩子出生时父母双方要共同决定孩子的姓氏。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可根据自己的家族传统或个人偏好来决定孩子的姓氏,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只有一个父亲或母亲承担了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孩子的姓氏又该怎么决定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孩子的姓氏是否随父母姓氏一样并非一定,它是需要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并作出决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父母已经离异,并且父母中只有一个人拥有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就需要考虑该孩子的姓氏问题。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婚姻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如果父母已经离异,那么原则上孩子的姓氏应该与抚养权人一致,即由抚养权人决定孩子的姓氏,而非固定由父亲或母亲的姓氏。
此外,若一方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也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不能跟随该方,那么孩子的姓氏则由另一方的父母决定。这样一来,孩子的姓氏不会被片面地定为父亲或母亲的姓氏,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
总之,孩子的姓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切不能将其轻率地归入一个固定的范畴。抚养权人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做出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