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未成年人的抚养权以及监护权都是由法律规范的。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人。因此,18周岁是未成年人的分界线,超过此年龄后,他们可以自主处理一些事务,成为独立的个体。
通常情况下,法律认为父母具有抚养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一旦出现家庭矛盾或争议,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就需要依法进行调解和处理。因为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如果想要争取抚养权,通常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首先,可以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得到父母的监护权和抚养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抚养权和监护权是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界定,根据法律规定争取抚养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父母无力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或者是出现了家庭暴力等情况;
2.交由父母抚养有其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教育成长的原因;
3.对于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强制限制或者虐待、遗弃等情况下,可以寻求相关社会救助机构的协助。
因此,未成年人要想获得抚养权存在一定的难度。总的来说,通过法律途径最终能不能争取抚养权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针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是法律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