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划分是指将耕地、居住用地分割成为宅基地,供农民及其家庭居住和生产使用。该手续的具体流程和手续如下:
1.申请宅基地划分:农村居民可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宅基地划分,提出申请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土地证、身份证、宅基地使用计划图等。
2.审核审批:土地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检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及政策。审核通过后,将给予审批,并向农村居民颁发宅基地划分证。
3.登记宅基地:经审批后,农民需要到当地土地交易中心进行宅基地登记手续。登记时需要提供土地证、宅基地划分证及身份证等相关资料。
4.缴纳费用:登记宅基地时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包括宅基地划分费、土地登记费等。
5.土地过户:如果农民需要将宅基地出售或转让,需要进行土地过户手续。过户需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递交申请,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缴纳相应服务费。
6.宅基地维护:得到宅基地后,农民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不得随意改动、破坏宅基地及周边自然环境,不得将宅基地出租、出借、租赁等商业行为。
总之,农村宅基地划分是涉及到农民生计和家庭财产的重大事项,需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操作,合法合规使用和管理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