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在农村地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或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家庭建造住房和附属设施所占用的、经国家确权登记的农村土地。因此,可以说农村宅基地属于国家所有。
在中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并且可以在土地上建造住房和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有限权利,其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以及转让、抵押等权利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农村宅基地,国家对其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不得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出租、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土地使用权。
此外,国家也对农村宅基地进行了确权登记,为农民提供了土地使用权的保障。农民在拥有确权登记的农村宅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合法建房、使用、出租和转让,也可以作为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但是,农民在确权登记前私自占用农村土地建造房屋是违法行为,不被国家承认。
总之,农村宅基地虽然属于农民的使用权,但是其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的,并且在政府进行确权登记后才能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