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房子多少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政策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在中国的法律、法规规定下,农村宅基地房屋的使用年限是30年。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宅基地条例》,规定农民家庭可以在农村宅基地上建房,但房屋建成后必须向当地乡、村政府申请登记,并签订宅基地使用协议,规定了使用年限为30年。到期后,要续期或者退出,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进行处理。
2008年之后,国家开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年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取消了宅基地使用年限的限制,并允许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进行买卖,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但一些地区仍坚持采用30年的使用年限制,这也与地区政策、土地资源等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村宅基地房屋的使用年限是30年,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农民家庭建造了很长时间的房屋,超过了宅基地的30年使用年限,这种情况下需要与当地政府协商处理。同时,在房屋维修、更新等方面也需要遵循当地政府的管理规定。
总之,农村宅基地房子的使用年限是30年,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策和规定,具体情况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和了解,合理利用宅基地资源,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