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被集体成员用于住宅及生计用房的土地,一般由村委会、乡政府、县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农村宅基地可以进行分户,以下是关于农村宅基地如何分户的相关内容。
首先,进行农村宅基地分户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土地必须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而非个人所有;
2. 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土地利用和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的规定。
其次,进行农村宅基地分户需要进行以下程序:
1.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2. 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农村宅基地批准书》,要求分户;
3. 村委会召开会议,审议申请材料,确定是否同意分户;
4. 向乡、县政府报备,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颁发《农村宅基地分户批准书》。
最后,分户后需要履行以下程序:
1. 完成宅基地分割测量工作,获得不动产权属证书;
2. 交纳土地出让金、绿化费等相关费用;
3. 办理房屋登记,取得房屋产权证;
4. 完成土地使用登记手续,取得土地证,并进行不动产登记。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分户需要遵循国家政策和相关程序,进行分户申请、审核和手续办理等程序。只有严格遵守要求,才能使农村宅基地分户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