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手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份有效的离婚协议可以起到保护双方利益、解决矛盾、减少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作用。但是,离婚协议签了没公证,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当事人签订协议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不一定需要公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可以在离婚登记前协商达成,也可以在离婚登记后协商达成,而且通过协商达成的离婚协议,在民事主体之间是具有约束力的。因此,即使没有公证,离婚协议在法律上依然有一定的效力。
但是,未经公证的离婚协议的效力存在一定的限制。首先,在离婚协议生效后,如果双方没有按照协议的约定执行,那么另一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权利。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未经公证的协议可能会受到挑战。比如,如果双方协议中的内容涉及到过多的财产分割或者抚养子女的问题,那么在以后的诉讼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协议的不公平或者不合理而引起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协议没有经过公证,将会影响到另一方主张权益的效力。
因此,建议双方离婚协议还是要尽量公证。因为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不仅可以增强协议的约束力,还可以提高协议的合法性和证明力,从而为以后出现任何争议提供更有力的证明和支持。同时,公证也可以避免一些以后才会发现的问题,比如未经另一方同意而签署的协议,签署方当时可能并不在状态,甚至可能存在精神疾病等风险,公证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
总之,离婚协议签了没公证具体的效力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准确、全面地了解关于离婚协议的法律知识,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拟定协议,保证自己权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