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旨在以个人利益符合公共利益的人们的资源。通常包括将政府公共资金、资源、财产、税收等用于非法目的。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损害政府信誉,破坏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应受到严厉惩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工作人员挪用公共财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这个处罚的目的是保护公共财产,惩罚违法行为,让其它人知道这个行为不能够被容忍的。受到处罚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所作出的强制性命令或行政处罚决定。挪用公款的国家工作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可能会受到行政扣留,政务处分。如果情节严重,行政处罚也可以作为诉讼证据。
2. 刑事追究
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行为,涉及刑法中的盗窃罪、贪污罪、行贿罪等。被认定为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刑事追究,以及罚款和关押等刑罚。
3. 民事责任
挪用公款不仅损害国家财产,也会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挪用公共财产的国家工作人员还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并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全面的、严厉的行政、刑事及民事处罚,以保护社会的财产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