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害。因此,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并对挪用公款的情况作出了明确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朋友挪用公款多久判刑一次的问题需要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情节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少的情况,一般会被定为财产罪,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如果数额达到1000元以上,且不超过5000元,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超过5000元,但是不足10万元,则通常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
其次,对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情况,定罪和刑罚也会加重,一般会被定为贪污罪、受贿罪。以贪污罪为例,如果数额较大,超过100万元,则可能会被定罪处刑。如果数额较小,但达到10万元以上,一般也会被判处刑罚。如果数额巨大,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重刑。
在具体审判中,法院会结合案件本身的情况,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年龄、身份等个人因素,对其进行量刑。同时,如果朋友挪用公款的行为已经导致了国家和社会的严重损失,需要进行赔偿和追究民事责任。不管所涉及的挪用公款金额多少,挪用公款都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